一
侨批,作为一种乡愁的记忆、符号、文献
这份小小信封,装着塞满月光的信页
装着被海风吹软的一阙阙修辞
装着上万册的家国情怀,感时抚事
是的,从泥土中挖出的文字,是亲情的肉身
如一座座高山,如一粒粒尘土
挤在纸上,不断地环绕、圈囿、汇聚
成群结队地做着迁移,以点带面,在墨笔提按间
一起发力,把姓名、血脉、别离、族谱、歌谣
一个个从纸上抬出,抬出古老的乡俗
故乡的山水,芬芳的乡音
二
竖排的毛笔字,暗红的印章、指印
将艰辛创业,情系故里,笃信守诚,一个个从时间深处
析出的镜头,进行分类,装封
在纸上对接不可复制,浓淡不一的情感
是。蕉糖槌,桑梓情深,被激活的记忆
在一张发黄的信纸里,争先传递
指尖轻触,躺在家书上的修辞、文法、礼节
重新排列组合成,一行行血脉相连的句子
它们喝着月光,听着海涛,枕着夜色
以不同的姿态与形式生长,需要动用视觉、听觉、味觉
嗅觉、触觉,才能尝出那份浓郁的相思与关怀
三
在交通闭塞的年代,只能坐在纸的两岸
互相投递着飘洋过海的牵挂,是的
在外日子再艰难,也要准时寄钱物回家
赡养亲人,顺报平安。在爱的呼唤中
一个个携带竹篮、水布、雨伞的送信人
充当了传递春风与温暖的角色
他们穿越风浪,辗转往来异邦与故土
用长满老茧的手,一笔不漏、分文不差、准确快速地
将“银信合一”的家书按址投送,甚至无址投送
“人在,银信在,诺言在”是钤刻在水客内心的信念
勒在信笺上指痕的深度,就是信念的深度
四
批一封,让漂泊的墓志铭,瞬间找到了容器
饱蘸月光的笔墨,像一道道光,擦亮一颗颗蒙雾的心
疏朗、自然、深情的章法,尺素间
承载着由浅到浓、由浓到酣的风俗、家谱、叮嘱
海天一色,潮涨潮落,不得不得承认
血管里的乡愁,早已抵达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
五
侨信作为存取乡愁的凭证,以情为筋骨
以爱为魂魄。一撇一捺,都可以截取出思乡的语境
写批、寄批、送批、回批,每一个流程
都遍布着焦烦的雨水,也散发着期待的火焰
跨越山海,辗转归乡,浓烈的“根”亲流返身体
是的,被海水与泪水浸润无数遍的信纸
变得残缺、发黄、发皱,但寄宿在上面的
无数华侨与侨眷的情感,却越来越深沉,明晰
更如拍打的海浪,汹涌澎湃,按也按不住
月光下,轻启护封。路鸫ヅ龅较绯畹拿苈
一张薄纸,仿佛一扇故乡的门,自动打开